【一龙一猪】成语解释
分类:成语
87
一龙一猪 | |||
拼音 | yī lóng yī zhū | 简拼 | ylyz |
近义词 | 天壤之别 | 反义词 | |
感情色彩 | 贬义词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成语解释 | 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 |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胳成,乃一龙一猪。” |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
成语故事 | 唐代文学家韩愈给儿子韩符写了一首诗勉励他用功读书,诗中写道:有两户人家各生了一个儿子,长相十分相似,经常在一块儿玩耍,到了12岁左右,渐渐发现他们有了差异,30岁时一个有了成就像呼风唤雨的龙,一个却像蠢笨无能的猪,简直是天壤之别。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遗老遗少】成语解释
下一篇:【一马一鞍】成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