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语  /  日语发音解读(10)日语声调概述

日语发音解读(10)日语声调概述

分类:日语 130

日语声调概述

声调的定义
世界上所有已知语言,在他们的词里,都有音发得或高些、或重些的部分。传统的语音学及音系学把这些高读或重读的部分叫做“重音”(accent,アクセント)。重音在不同的语言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主要以音高来体现,有的主要以强弱来体现。
汉语的声调与日语的“重音”在广义上都属于“高低重音”,即都采用音高作为重音的表现手段。
本世纪70年代以来的音系学认为,区别在音高却称作“重音”,是名不符实的,因此把像日语这样的“高低重音”也叫做“声调”。
对典型的重音语言英语的重音和日语的声调进行比较,除了音强的轻重以外,还可以看出以下不同:
音高方面,英语重音节中的元音有着从高到低的变化,而日语“声调核“处并无这种变化。
时长方面:英语的重音音节明显的加长了,而日语则由于音拍的等时长性特点,音拍与音拍之间并无明显不同。

声调在日语中的功能
(1)分界功能——即用以划分语义单位(词或词组)的界限。
按照日语声调的规则,在一个语义单位内部,音高降下来之后就不再升高,因此,有低到高的音高变化表明一个新的语义单位的开始(句子末尾的语调高低变化不在此列)。
(2)别义功能——即用以区别意义。
比如,同是“あめ”两个音节,读“低高型”时意为“饴糖”,读“高低型”时则为“雨”的意思。
汉语中,声调的别义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像“雨”、“?”或“箸”、“?”等那样可以靠声调区别意义的词在日语词汇中所占的比重却不是很大。日语声调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种:划分语义单位的界限。但是,尽管日语声调的别义功能较弱,但对于学习日语的外国人而言,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去学习掌握它。在语音实践中,日语的声调不仅对听音辨义是很重要的,它对于学习者所讲的日语的拟似度(即是否很像日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语声调的特点
日语的声调和汉语的声调相比,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不同:
(1)汉语的声调称作“曲线声调”,其高低变化是在一个音节的内部实现的。与此不同,日语声调的高低变化是在音拍与音拍之间实现的,就单词或词组中的某个音拍而言,或者是高读,或者是低读。
(2)总体来看,日语的音域(即高低变化的幅度)比汉语略窄。当然,日语在加强语气是,音域也会随之扩大。这一点是几乎所有已知语言的共同特点。但是,由于日语音域的基本宽度比汉语窄,因此我们在说日语时要有意识地把音域的宽度降低一些,否则就会是音高的上下起伏过大,使人听上去像是在吵架一样。
(3)日语词汇在音高从低到高时升幅较小,而从高到低时的降幅较大。但是,在第二音拍为长音、拨音等特殊音拍或“二连元音”的后部时,升幅会变得小一些。有时几乎是高平调了。
(4)在日语的语义单位(包括单词和词组)中,第一个音拍与第二个音拍的音高总是不同的,而在一个语义单位的内部,音高降下来之后就不再升高。因此,日语单词及词组的声调类型有“低高...”型、“高低...”型、“低高...低...”型。但是没有“高低高”型或“低高低”型。日语的数码式声调标记法只标出音高由高到低的转折点是第几个音拍,也正是由于日语声调的这一特点才成为可能的。

音高与音长的关系
日语中音的长短对于区别词义十分重要。而音长的感知是相对的,常常与音高有关。例如发一个持续一秒钟的/a/,如果是高平调,听起来是一个音拍的“あ”;而在把绝对时长缩短一半,即只持续0.5秒的情况下,只要有“高低”或“低高”的音高变化,听起来反倒是两个音拍“ああ”了。这是由日语单词声调的特点(第一音拍与第二音拍的音高总是不相同)所决定的。因此如果按照英语重音的读法来处理日语的声调,使处于声调核位置的音拍有了从高到低的音高变化,就会使人感到那里增加了一个长音音拍。

声调核
单词或词组中音高由高到低的转折点,称作声调核。声调核后面的音节统统低读。如果一个词的音高只有从低到高的变化而没有从高到低的变化,那么这个词就没有声调核,成为“无核型”或“平板型”声调。无核型以外的声调类型通通称作“有核型”或“起伏型”。
“无核型”与“有核型”的对立在各类单词的声调变化规则中十分重要。特殊音拍不能做声调核,复合词中如果按规则应为声调核的位置是特殊音拍的情况,声调核一般向前移动一个音拍的位置。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