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成语解释
分类:成语
97
同心同德 | |||
拼音 | tóng xīn tóng dé | 简拼 | txtd |
近义词 | 同心协力、同心戮力 | 反义词 | 同床异梦、离心离德 |
感情色彩 | 中性词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成语解释 | 心:思想;德:信念。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 ||
成语出处 | 《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
例子 | 郭沫若《归国杂吟》:“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 ||
英文翻译 | work with one mind | ||
成语故事 |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手下的官员都是离心离德,军心涣散。周武王联合西部的八个诸侯,集结4万兵力,亲自率军征讨纣王。在出发前的誓师会上,他发表演讲,表示上下要同心同德,不消灭纣王誓不罢休。 | ||
成语正音 | 同,不能读作“tònɡ”。 | ||
成语辩形 | 心,不能写作“新”。 | ||
成语辩析 | 同心同德强调思想、信念的统一;而“同心协力”强调既信念统一;又通力合作。 | ||
产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同声同气】成语解释
下一篇:【头出头没】成语解释